1、《普济方》记载:穿山甲治痢,里急后重:穿山甲、好蛤粉等分。上为细末。每服一钱,好酒空心调服。
2、《本草衍义》记载:穿山甲治气痔脓血:穿山甲一两(烧存性),肉豆扣仁三个。同为末。米饮调二钱服。甚者加猬皮一两,烧入。中病即巳,不必尽剂。
3、穿山甲用于痈肿初起或脓成不溃等症。穿山甲有消肿排脓的功效,能使痈肿未成脓者消,已化脓者速溃,在临床上常与皂角刺、乳香、没药、金银花等同用;如痈疽已溃者忌用。
4、《纲目》记载:穿山甲,古方鲜用,近世风疟疮科通经下乳,用为要药,盖此物能窜经络达于病所故也。谚曰:穿山甲、王不留,妇人食了乳长流,亦言其迅速也。李仲南言其性专行散,中病即止,不可过服。
5、《仁斋直指方》记载:穿山甲治痘疮变黑:穿山甲,蛤粉炒。为末。每服五分,入麝香少许,温酒服。 即发红色。
6、《滇南本草》记载:穿山甲治疝气膀胱疼痛:穿山甲(炒)三钱,茴香子二钱。为细末。每服二钱,滚水酒送下。
7、《姚僧坦集验方》记载:穿山甲治瘰疬溃坏:鲮鲤甲二十一片。烧研敷之。
8、穿山甲用于血滞经闭,症瘕结块,风湿痹痛、筋脉拘挛等症。穿山甲善于走窜,性专行散,能活血散瘀、通行经络,故可用治上述诸种症候。
9、《本草图经》记载:穿山甲治吹奶痛不可忍:穿山甲(炙黄)、木通各一两,自然铜半两(生用)。三味捣罗为散。每服二钱,温酒调下,不计时候。
10、《日华子本草》记载:穿山甲治小儿惊邪,痔漏、恶疮、疥癣。
11、《摘元方》记载:穿山甲治妇人阴颓,硬如卵状:穿山甲五钱。以沙炒焦黄为末。每服二钱,酒下。
12、《别录》记载:穿山甲主五邪惊啼悲伤,烧之作灰, 以酒或水和方寸匕,疗蚁瘘。
13、《鲍氏小儿方》记载:穿山甲治耵耳出脓:穿山甲烧存性,入麝香少许吹之。
14、《疡科遗》穿山甲散 记载:穿山甲治喉癣:甲片五分(炙),白霜梅一个(炙),雄黄五分,枯矾一钱。上共研末。吹喉内。
15、穿山甲用于乳汁不通。穿山甲有较佳的通下乳汁功效,穿山甲用于产后乳汁不通,可单味为末,黄酒送服。为增强下乳功效,多与王不留行配伍;若产后气血两虚、乳汁稀少,穿山甲可合益气补血的黄耆、当归等药同用。
16、《普济方》穿山甲散 记载:穿山甲治痈疽,托毒排脓,五毒附骨在脏腑里,托出毒气,止痛内消:蜂房一两,穿山甲、蛇蜕、油发(并烧带生存性)各一分。.上为末。每服二钱,入乳香末半钱,暖酒调下。
17、《仁斋直指方》记载:穿山甲治便毒便痈:穿山甲半两,猪苓二钱。并以醋炙研末。酒服二钱。外用穿山甲末和麻油、轻粉涂之。
18、《杨氏家藏方》记载:穿山甲治但热不寒疟:穿山甲一两,干枣十枚。上同烧灰留性,研为细末。每服二钱,当发日,日未出时井水调下。
19、《仁斋直指方》记载:穿山甲治肿毒初起:穿山甲插入谷芒热灰中,炮焦为末二两,入麝香少许。每服二钱半,温酒下。
20、《滇南本草》记载:穿山甲治疥癞痈毒,破气行血,胸膈膨胀逆气,治膀胱疝气疼痛。
21、《三因方》趁痛膏 记载:穿山甲治中风,手足偏废不举:川山甲、红海蛤(如棋子者)、川乌头(大者,生用)各二两。上为末。每用半两,捣烈葱白汁,和成厚饼,约径一寸半,贴在所患一边脚中心,用旧帛裹紧缚定,于无风密室中椅子上坐,椅前用汤一盆,将贴药脚于汤内浸,候汗出,即急去了药,汗欲出,身麻木,得汗周遍为妙。切宜避风,自然手足可举,如病未尽除,候半月二十日以后,再依此法用一次。仍服治风补理药。忌口远欲以自养。
22、《本草再新》记载:穿山甲搜风去湿,解热败毒。
23、《单骧·涌泉散》记载:穿山甲治乳汁不通:穿山甲炮,研末,酒服方寸匕,日二服。
24、《药性论》记载:穿山甲治山瘴疟。恶疮,烧敷之。
25、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记载:穿山甲治痈疽无头:穿山甲、猪牙皂角(去皮、弦)各一两。共炙焦黄,为末。每用一钱,热酒调下。其疮破,以冬瓜藤为末敷,疮干即水调敷之。诸疖疮皆可用。
26、《纲目》记载:穿山甲除痰疟寒热,风痹强直疼痛,通经脉,下乳汁,消痈肿,排脓血,通窍杀虫。
27、《补缺肘后方》记载:穿山甲治蚁瘘疮多而孔小:烧鱣鲤甲。猪膏和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