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称】大母猪藤
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
【异名】野葡萄、乌蔹莓、绿叶扁担藤。
【来源】为葡萄科植物大叶乌蔹莓的根及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大叶乌蔹莓,又名:稀果野葡萄。
亚灌木状藤本。茎圆柱形,绿色,有沟槽,节红色,生黄褐色短柔毛;卷须粗壮,2分叉,与叶对生。叶互生,鸟足状复叶;小叶5片,膜质,狭卵形,中间小叶较大,长8~1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钝圆或宽楔形,边缘有具短尖的钝齿,下面疏被短柔毛,上面中脉和侧脉有毛,或变无毛,小叶柄较侧生小叶柄长2倍以上。伞房状聚伞花序腋生,少顶生,有短柔毛;花梗被疏毛;花稀疏,两性,淡绿色;花萼杯状,上部分离,有疏柔毛;花瓣4,无角,有短柔毛或近无毛;花盘杯状,膜质,全缘或4裂,子房陷于花盘内;雄蕊4,花药圆形,花丝长,超过花盘。浆果球形,黄绿色,熟时黑色。种子3~4,基部极狭。花期5~6月。果期7~10月。
车于山地森林中,常攀援于大树上。分布四川、湖北、贵州、湖南、江西等地。
【采集】全年均可采挖根,夏季采叶晒干备用。
【性味】性平,味微苦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除风湿,通经络。治牙痛,风湿关节炎,无名肿毒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1~2两;浸酒或炖肉服。外用:捣敷。
母猪藤与绞股蓝的区别
母猪藤是乌蔹莓的根,不少人将乌蔹莓当成真正的绞股蓝服用,还有山民挖其根,称之为“绞股蓝”根,宣称有降血脂、降血糖、抗衰老的功效,买之者甚多!其实大错特错了,乌蔹莓与绞股蓝在生物学上根本无任何联系,药理药性也无相同之处,由于二者功效主治不同,全草性状非常相似,又加之于地方用名混用,二者临床用药混淆不明!如果长期服用虽然无毒,但也会出现头晕、恶心、厌食、失眠、心率失常等副作用!如不加已确认盲目服用容易出问题。本人根据各种文献资料和多年中药制剂经验,对二者的主要特征做些说明:
绞股蓝:葫芦科绞股蓝属,主产于陕西南部及长江以南各省区,又名五叶参、福寿草,日本的因其味甜,故名为甘茶蔓,云南所产七叶者,其味苦,又名七叶胆,性微寒,味苦,微甘,能补气生津,清热解毒,止咳祛痰,有降血脂,抗疲劳,抗溃疡和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,绞股蓝可谓“食、药、饮”一体三用;而乌蔹莓为葡萄科植物,在长江以北等地区,俗称绞股蓝、虎藤、五爪金龙。性寒,味苦,酸,具有清热利湿,解毒消肿的作用,主治热毒痈肿、疔疮,丹毒,咽喉肿痛,蛇虫咬伤,水火烫伤,黄疸,泻痢等。
二者药性不同,植物形态相似但不相同,区别如下。绞股蓝: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。鸟趾状复叶互生,卷须生于叶腋,小叶常5~7,有小叶柄。乌蔹莓:葡萄科乌蔹莓属多年蔓生草本植物。鸟趾状复叶互生,卷须与叶对生,小叶5枚有小叶柄。二者从形态上看很相像但是有明显的区别。绞股蓝茎蔓是绿色的,乌蔹莓是褐红色的;绞股蓝的卷须生于叶腋,也就是说和叶子是在茎的同侧,而乌蔹莓的卷须与叶对生,与叶片生长方向相反;绞股蓝的叶片沿叶脉有刚毛,中叶片与其它叶片等大或稍大,小叶柄短。而乌蔹莓叶片光滑无毛,中叶片比其他叶片大许多,小叶柄稍长;绞股蓝味甘、微苦或不苦,尝之有清香味,后味是微甜的。乌蔹莓味苦,尝之酸、麻、苦难以下咽!二者生长分布上也不一样,舞钢市是少数绞股蓝和乌蔹莓都有分布的地区之一,但是绞股蓝主要分布南部山区的山坡背阴、小溪两边腐质土深厚的地方,喜阴。乌蔹莓主要在田边地头树林边缘,喜欢粘重的土壤,喜阳!
由此看出乌蔹莓和绞股蓝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植物,绞胶蓝与乌蔹莓在植物形态上,药理作用上都有很大区别,正确地区别和鉴别两种植物,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人类健康很有意义。我们用药时一定要慎之又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