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处】出自《贵州草药》
【拼音名】Má Mèi Tiáo Yè
【英文名】leaf of Pale Bittersweet
【来源】
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粉背南蛇藤Celastrus hypoleucus (Oliv.)Warb.的叶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lastrus hypoleucus (Oliv.)Warb.
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粉背南蛇藤 藤状灌木,高可达5m。小枝幼时被白粉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-1.5cm;叶片椭圆形或宽椭圆形,长6-14cm,宽3-8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宽楔形,边缘具细齿,背面被白粉,脉上有时有疏毛。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,长6-12cm,腋生花序短小,有花3-7朵,花梗中部以上有关节;花白色,4数,单生;雄花有退化子房;雌花有短花丝的退化雄蕊,子房具细长花柱,柱头3裂。果序顶生,长而下垂;腋生花多不结实。蒴果球状,橙黄色,疏生,具长梗,果皮裂瓣内侧有红色斑点。种子黑棕色,有橙红色假种皮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丛林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。
【化学成份】叶含山奈甙(kaempferitrin),山奈酚-7-鼠李糖甙-3-葡萄糖甙(kaempferol-7-rhamnoside-3-glucoside),槲皮素-3-鼠李糖甙-7-葡萄糖甙(quercetin-3-rhamnoside-7-glucoside)。
【性味】辛;平
【归经】脾;肝经
【功能主治】止血生肌。主刀伤出血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【临床应用】麻妹条叶捣绒,包患处。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