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称】大风子
【来源产地】
为大风子科常绿乔木植物大风子的成熟种子。主产于云南。台湾、广西等地以及越南、柬埔寨、泰国、马来西亚、印度等国。
【采收炮制】
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。采收后取出种仁,晒干。大风子以个大、种仁饱满、色白润、油性足、不破裂者为佳。研末用,或制霜用,或取油用。
【性状性味】
辛,热;有毒。归肝、脾、肾经。
【功效】
攻毒杀虫,祛风燥湿。
【临床应用】
《本草经疏》曰:“大风子味辛苦,气热有毒,辛能散风,苦能燥湿,温热通行经络,世人用以治大风瘰疬及风癣疥癞,悉此意耳。”取本品以上功效,可用于:
1、麻风:大风子攻毒祛风,前人为专治麻风之要药。如《解围元数》大风丸,即以本品与祛风杀虫,燥湿止痒之防风、蝉蜕、苦参的功效与作用、全蝎等药研末为丸服,治疗风邪病毒,内侵血脉而致肌肤麻木,大疯眉目遍身秽烂者;亦可与轻粉研末外用麻油调涂患处。现代临床用治瘤型麻风,常与苦参、苍耳子、白花蛇、防风的功效与作用等祛风燥湿,攻毒杀虫药同用,制成丸剂服用。因其有毒,且疗效难肯定现已少用。
2、杨梅疮:《本草纲目》曰:“大风子主杨梅诸疮,攻毒杀虫”如《岭南卫生方》则以本品烧炭存性,与攻毒杀虫的轻粉研末,麻油调涂并以其壳煎汤洗之,治梅毒恶疮。
3、疥疮:本品能燥湿杀虫,可用于疥虫引起皮肤皱折部位,甚则全身皮肤痰痒并起粟粒状丘疹之疥疮。如《疠疡机要》之大风子膏,以本品与杀虫止痒之轻粉、枯矾等为末,乌柏油调涂;或与硫黄、轻粉、樟脑等配成散剂或软青剂外用。
4、癣疮:大风子外用具有祛风燥湿,杀虫疗癣之功效,湿热留滞,致生皮肤圆形或椭圆形淡红色斑块,伴皮肤瘙痒,表面干燥上附糠秕样鳞屑之癣疮。如《血证论》大风丹,即以本品配伍燥湿止痒疗癣之硫黄、雄黄、枯矾等研末,油调涂擦;又如《外科正宗》以本品与斑蝥、土荆皮、轻粉等浸酒或煎汁外涂;再如《中冈药物大全》除湿止痒油,应用大风子配白藓皮、花椒、黄柏等制成油剂外涂,不但可疗疥癣,且又可用于脓疤疮、坐板疮、黄水疮等。
5、酒渣鼻:治肺胃积热上蒸,复遇风邪交阻鼻部肌肤致生酒渣鼻,大风子能祛风燥湿杀虫,可制备外用药治之。如《本草纲目》以本品配木鳖子、轻粉、硫黄为末,水调涂之;现代临床报道,可用本品配伍樟脑粉、防风、冰片、水银等研末,用纱布包裹,在患部扑擦,治螨虫引起之酒渣鼻,有效(北京中医);而《中国药物大全》润肌皮肤青,以本品与轻粉、蓖痢油、樟脑制成软膏外用,具有燥湿消斑作用,除用于治疗酒渣鼻之外,尚可用于粉刺、疙瘩、雀斑、汗斑、白癜风、狐臭等。
此外,治手足皲裂,可用本品捣敷局部;治荨麻疹,可用本品与大蒜捣烂,煎水涂搽。
【用法用量】
0.3~1g,入丸、散剂。外用适量,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或制成软膏剂外用。
【注意事项】
一、本品有毒,内服宜慎,不可过量或持续服用,以免中毒。中毒症状有头晕、发热、腹痛呕吐、甚则产生蛋白尿。
二、孕妇、体虚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。
【各家论述】
1.《本草经疏》:“大风子,辛能散风,苦能杀虫燥湿,温热能通行经络,世人用以治大风疠疾,及风癣疥癞诸疮,悉此意耳。”
2.《本草求原》:“大枫子,须用纹银煎三日夜,去其浮油,以杀其毒,否则燥痰而伤血。多服必致失明。”
3.《医林纂要》:“行痰、杀虫、劫毒,用霜亦可劫顽痰,行积水。”
4.《本草纲目》:“主风癣疮癞,杨梅诸疮,攻毒杀虫。”
5.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:“大枫子及其油脂有毒。中毒症状:恶心,呕吐,胸腹痛,严重的可出现溶血,肾炎,肝脂肪变性等。解救方法:洗胃,导泻,服活性炭。对症治疗:胸腹痛可用镇痛剂;如有溶血,可口服硫酸亚铁及注射复方卡古地铁,必要时输血。”
6.冉雪峰。《大同药物学》:“蓖麻子、巴豆、芥子,暨本品大枫子,均油质丰富,医学上均有油制剂,如蓖麻子则有蓖麻油,巴豆有巴豆油,芥子则有芥子油,本品则有大枫子油。大抵植物种子,其中均含油质,只分量之多寡,所以含油质者,系为胞芽根基处生命之培养,虽本种子所含之油,与本种子合同而化,究之一切紧要成分,原不在油质之内,不过一经榨取或煎炼,则种子所含之成分,即渡入于油质之内。且种子所含成分,各有特性,有冷取之而成分不渡入,炼取之而成分又渡入者,普通则无论冷取热取,其成分均可渡入,成分既渡入,则所剩渣滓,其中成分甚少,观蓖麻油炼取,则质性毒烈。
医事普通所用均系冷取,巴豆、芥子、大枫子一经取去其油,则成分锐减,以巴豆之毒,去油后可作制造咖啡原料,可想见矣。本品大枫子辛不如芥子,热不如巴豆,但芥子冲动力大,巴豆功下力大,大枫子则主顽固之麻疯、梅毒、癞癣等。其解毒、杀菌、变质,又较二药为优,其作用类似碘酒。特酒兼窜透而油兼润沃耳。日本药局方谓大枫子油味与特异脂肪状,不苛辣。
不苛辣三字,亦大可深玩,不苛辣即辛不过辛,热不过热,窜透不过窜透也。味为特殊脂肪状七字,亦大可深玩,不苛辣即辛不过辛,热不过热,窜透不过窜透也,味为特殊脂肪状,即摹写其急不伤峻,缓不伤怠之特殊作用。自丹溪有性热而燥,病将愈而目先失明之说,各家翕然和之,矜矜震骇惊惕以申诫,煞介有事,不闻其正用之功,惟举其偏用之害,最易惑乱后学观听,亦殊非治药学之正轨矣。而矫其弊者,又谓内用不可多服久服,外用之功却不可没,亦五十步笑百步,对于本药,亦少真正认识,讵知内用其功亦有不可没有,据猪子氏实验,大枫子油含多量之游离酸,能使脂肪容易乳化,脂肪容易吸收,且能兴奋身体之代谢机能,以增加对于病因之抵抗力。外人不宁用为杀虫,解毒剂,且用为强壮剂,是则大枫子准之理化之实验,准之生理病理之化合,直为扶正以祛邪之强壮补益剂。虽非如蓖麻油之普泛可以应用,亦非如巴豆油、芥子油,冲动攻泻,性大暴烈,只供外用,不取内服,实为丹溪臆说所惑,以形成为药学上不通名词,学者当实事求是,勿矮人观场,随人说妍媸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