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堇,中药名。为罂粟科植物紫堇Corydalis edulis Maxim.的根或全草。分布于华东及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具有清药性发热解毒,杀虫止痒之功效。常本药材常用疮疡肿毒,聤耳流脓,咽喉疼痛,顽癣,秃疮,毒蛇咬伤。
紫堇别名
野花生、断肠草、蝎子花、麦黄草、闷头花、山黄连、水黄连、羊不吃
紫堇入药部位
根或全草。
紫堇性味
味味道较苦、比较涩嘴,性凉,有毒。
紫堇归经
归肺、肾、脾经。
紫堇功效
清药性发热解毒,杀虫止痒。
紫堇主治
疮疡肿毒,聤耳流脓,咽喉疼痛,顽癣,秃疮,毒蛇咬伤。
紫堇相关配伍
1、治疮毒:蝎子花根根据自身情况适量即可,煎煮后洗于患处或身体即可患处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2、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:紫堇全草鲜汁(加根据自身情况适量即可防腐剂或蒸汽加压消毒)滴耳。(《中华医学杂志》1974,:89)
紫堇用法用量
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,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,每天用量在,4-10g。如果只是外用的,取适量本品,捣烂药材敷于患处,将药材磨成粉末状,加水调成糊状,涂抹与患处或煎水外洗。
紫堇使用注意
本品有毒,用量不宜过大。
紫堇采集加工
春、夏季采挖,除去杂质,清洗干净,阴干或当季节采收后可以新鲜使用的一味药材。
紫堇形态特征
一年生灰绿色草本,高20-50厘米,具主根。茎分枝,具叶;花枝花葶状,常与叶对生。基生叶具长柄,叶片近三角形,长59厘米,上面绿色,下面苍白色,12回羽状全裂,一羽片2-3对,具短柄,二回羽片近无柄,倒卵圆形,羽状分裂,裂片狭卵圆形,顶端钝,近具短尖。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。总状花序疏具3-10花。苞片狭卵圆形至披针形,渐尖,全缘,有时下部的疏具齿,约与花梗等长或稍长。花梗长约5毫米。萼片小,近圆形,直径约1.5毫米,具齿。花粉红色至紫红色,平展。外花瓣较宽展,顶端微凹,无鸡冠状突起。上花瓣长1.5-2厘米;距圆筒形,基部稍下弯,约占花瓣全长的1/3;蜜腺体长,近伸达距末端,大部分与距贴生,末端不变狭。下花瓣近基部渐狭。内花瓣具鸡冠状突起;爪纤细,稍长于瓣片。柱头横向纺锤形,两端各具1乳突,上面具沟槽,槽内具极细小的乳突。蒴果线形,下垂,长33.5厘米,具1列种子。种子直径约1.5毫米,密生环状小凹点;种阜小,紧贴种子。
紫堇生长环境
生丘陵林缘,宅畔墙基。分布于华东及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紫堇性状鉴别
根呈椭圆形、长圆柱形或连珠形,长15厘米,直径0.8-1.5厘米。除去栓皮者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,凹陷处有棕色栓皮残留;未去棕红色栓皮者,有明显纵槽纹和少数横长皮孔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粉性,皮部类白色,木部淡黄色,有放射状纹理;长圆柱状者纤维状较强。气微,味味道有点甜味、辛,有刺激性。
紫堇药理作用
抗菌作用。
紫堇现代应用
治疗化脓性中耳炎。
紫堇相关论述
1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记载:“润肺,止咳血。治肺痨咳血。”
2、《贵州草药》记载:“镇静,止血。”
3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记载:“清药性发热解暑。主治中暑头痛,腹痛,尿痛,肺结核咯血;外用治化脓性中耳炎,脱肛,疮疡肿毒,蛇咬伤。”
紫堇附注
紫堇花叶做药用。气微,味微酸。具有清药性发热解毒,收敛固精的功效,本药材常用遗精、疮毒、秃疮、蛇咬伤、脱肛等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