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。
【别名】和山姜、九姜连、姜叶淫羊藿、九龙盘、姜七、高良姜、鸡爪莲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姜科植物山姜的根茎。
【采收和储藏】3-4月采挖,洗净,晒干。
【性味】味辛;性温
【归经】肺;胃经
【功效与作用】
温中;散寒;祛风;活血。主脘腹冷痛;肺寒咳嗽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月经不调;劳伤吐血
【用法用量】
内服:煎汤,3-6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捣烂调酒搽;或煎水洗。
【选方】
1.陶弘景:腹中冷痛,煮服甚效。
2.《本草拾遗》:去恶气,温中。治中恶霍乱,心腹冷痛,功用如姜。
3.《草木便方》:解大毒,行血消瘀,透筋骨。治风湿四肢麻木,煎服;中风顽痹,煎汤洗。
4.《峨嵋药植》:治无名肿毒。
5.《贵阳民间药草》:根茎和叶:温肺,散寒,止咳。
6.《四川中药志》:根茎:治劳伤吐血,跌损瘀血停滞,月经不调。
【各家论述】
1.《本草拾遗》:山姜根及苗,并如姜而大,作樟木臭。
2.《本草图经》:山姜花、茎叶皆姜也,但根不堪食,是与豆蔻花相乱而微小耳。花生叶间,作穗如麦粒,嫩红色。
3.《纲目》:山姜,生南方。叶似姜,花赤色,甚辛;子似草豆蔻,根如杜若及高良姜。今人以其子伪充草豆蔻,然其气甚猛烈。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