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骨消根中药材
中药材通骨消根是爵床科山牵牛属植物大花老鸭嘴Thunbergia grandiflora (Rottl. ex Willd.) Roxb.的根。植物大花老鸭嘴,分布于我国广西、广东、海南、福建鼓浪屿,印度及中南半岛也有分布。具有祛风通络,散瘀止痛之功效。主治风湿痹痛,痛经,跌打肿痛,骨折,小儿麻痹后遗症。
通骨消根别名
土玄参、土牛强过头、地藕、群党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,鸭嘴参《广西本草选编》,大青、老鸦杓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,白狗肠、老鸭嘴、假山味道较苦瓜、葫芦藤(广西),老鼠黄瓜(云南)
通骨消根入药部位
植物大花老鸭嘴的根。
通骨消根性味
味辛,属于性味平和的一味中药材。
通骨消根归经
入肺、肾经。
通骨消根功效
祛风通络,散瘀止痛。
通骨消根主治
风湿痹痛,痛经,跌打肿痛,骨折,小儿麻痹后遗症。
通骨消根相关配伍
治骨折瘀肿,通骨消15g,泽兰、串果藤、泡桐根皮、糯稻苗各用鲜品根据自身情况适量即可,捣绒包敷于患处伤处。《本草图典第1卷》
通骨消根用法用量
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,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,每天用量在,15-30g。
如果只是外用的,取适量本品,鲜品捣烂药材敷于患处或煎成汤药后洗于患处即可患处。
通骨消根采集加工
夏秋季采挖,清洗干净,切成小片,当季节采收后可以新鲜使用的一味药材或晾晒成干品。
通骨消根药材性状
根圆柱形,稍肉质,长短不一,直径3-10㎜,表面灰黄色,具明显纵皱纹,有的皮部横向断离出木部。质韧,内皮淡紫色,易与木部剥离。木部坚韧,黄棕色或黄白色,直径26㎜。气微,味味道有点甜味。
通骨消根形态特征
植物大花老鸭嘴,别名山牵牛,为攀缘灌木,分枝较多,可攀援很高,匍枝漫爬,小枝条稍4棱形,后逐渐复圆形,初密被柔毛,主节下有黑色巢状腺体及稀疏多细胞长毛。叶具柄,叶柄长达8厘米,被侧生柔毛;叶片卵形、宽卵形至心形,长49厘米,宽3-7.5厘米,先端急尖至锐尖,有时有短尖头或钝,边缘有26宽三角形裂片,两面干时棕褐色,背面较浅,上面被柔毛,毛基部常膨大而使叶面呈粗糙状,背面密被柔毛。通常57脉。花在叶腋单生或成顶生总状花序,苞片小,卵形,先端具短尖头;花梗长24厘米,被短柔毛,花梗上部连同小苞片下部有巢状腺形;小苞片2,长圆卵形,长1.5-3厘米,宽1-2厘米,先端渐尖,外面及内面先端被短柔毛,边缘甚密,内面是没有毛的,远轴面粘合在一起;花冠管长5-7毫米,连同喉白色;喉22至2-5毫米,自花冠管以上膨大;冠檐蓝紫色,裂片圆形或宽卵形,长2.13毫米,先端常微缺;雄蕊4,花丝下面逐渐变宽,长8-10毫米,是没有毛的,花药不外露,药隔突出成一锐尖头,药室不等大,不包括刺长7和9毫米,基部具弯曲长刺,长3和2.5毫米,另2花药仅1药室具刺,长2.5毫米,在缝处有髯毛;花粉粒直径86微米。子房近是没有毛的,花柱是没有毛的,长1724毫米,柱头近相等,2裂,对折,下方的抱着上方的,不外露。蒴果被短柔毛,带种子部分直径13毫米,高18毫米,喙长20毫米,基部宽7毫米。
通骨消根生长环境
生于山地灌丛。
通骨消根相关论述
1、《广西中药志》记载:“祛风,驳骨。治风湿,跌打。”
2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记载:“舒筋活络。散瘀消肿。治经期腹痛,腰肌劳损,风湿关节痛,小儿麻痹后遗症,外伤出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