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处】《本草拾遗》
【拼音名】Fěi Huā
【别名】棑华(《别录》)
【来源】为红豆杉科植物榧的花。
【性味】《别录》:“味苦。”
按药性查药:寒性、热性、温性、凉性、平性
按药味查药:甘味、苦味、辛味、酸味、咸味、涩味、淡味
【功能主治】《别录》:“主水气,去赤虫。”
按功效分类:解表药、清热药、泻下药、祛风湿药、芳香化湿药、利水渗湿药、温里药、理气药、消导药、驱虫药、止血药、活血药、化痰止咳平喘药、安神药、平肝熄风药、开窍药、补益药、固涩药、外用药。 更多功能主治 》》》
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;1.《别录》:排华,春生乃采。不可久服。
2.《本草拾遗》:树似杉,子如槟榔,食之肥美,主痔杀虫。春华,并与《本经》相会(合),《本经》虫部云彼子。苏注云:彼字合从木。《尔雅》云,彼一名徘。此即是其华也。
【拼音名】Fěi Huā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红豆杉科植物榧树的球花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orreya grandis Fort.ex Lindl.[Torreya grandi Fort.var .dielsii Hu]
采收和储藏:春季球花将开放时采收,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常绿乔木,高达25m,胸径55cm,树皮淡灰黄色、深灰色或灰褐色,不规则纵裂。小枝近对生或轮生,一年生小枝绿色,二至三年生小枝黄绿色、淡褐色或暗绿黄色,稀淡褐色。叶条形,通常直,长1.1-2.5cm,宽2.5-4cm,先端凸尖或具刺状短尖头,基部圆,上面光绿色,中脉不明显,有2条稍明显的纵槽,下面淡绿色,气孔带与中脉带近等宽,绿色边带与孔带等宽或稍宽。雌雄异株,雄球花单生叶腋,雌球花成对生于叶腋,基部各有2对交叉对生的苞片及外侧的一小苞片,胚珠直立,单生于假种皮上。种子椭圆形、卵圆形、倒卵形或长椭圆形,长2-4.5cm,径1.5-2.5cm,熟时假种皮淡紫褐色,有白粉,先端有小凸尖头,胚乳微皱。花期4月,种子翌年10月成熟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温暖湿润的黄壤、红壤及黄褐壤土,混生于森林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南部、江苏南部、浙江、福建北部、安徽南部及大别山区、江西北部、西至湖南西南部及贵州松桃等地的涤拔1400m以下的山地;浙江西天目山海拔1000m以下地带有野生大树。
【性味】苦;性平
按药性查药:寒性、热性、温性、凉性、平性
按药味查药:甘味、苦味、辛味、酸味、咸味、涩味、淡味
【归经】胃;大肠经
按归经查药:胃经、脾经、大肠经、肾经、肺经、心经、肝经、膀胱经、胆经、三焦经、小肠经、心包经
【功能主治】利水;杀虫。主水气肿满;蛔虫病
按功效分类:解表药、清热药、泻下药、祛风湿药、芳香化湿药、利水渗湿药、温里药、理气药、消导药、驱虫药、止血药、活血药、化痰止咳平喘药、安神药、平肝熄风药、开窍药、补益药、固涩药、外用药。 更多功能主治 》》》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6-9g。
【注意】《别录》:“ 不可久服“。
【各家论述】《别录》:主水气,去赤虫。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