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称:辣蓼
别名:水辣蓼。
植物名:红辣蓼。
生长环境:本品为直立或披散柔弱草本,生于路旁,田野间,性喜湿润,耐旱。
分布:广东、南方各省均有分布。
入药部分:根部。
采集期:全年。
自采地点:水塘边、涌边。
性味:性平、味辛。
功能:散瘀、解肝郁,去湿毒,止痢。
主治、用量和用法:1、痢疾:干根1至2两,清水煎服;2、皮肤疥癫:干根1至2两,猪瘦肉适量,清水煎服,连服3~4剂;3、肠部痛:干根1至2两,猪粉肠适量,清水煎服;4、胃痛:用法同上。
附录:(全草)治皮肤痕痒:生干合用,煎水后加盐少许,洗患处。
(叶)1、治跌打肿痛:用生叶适量捣烂,加酒煮热,敷患处。
2、治外伤出血:晒干为末,撒布患处。
(旱辣蓼)性味辛温,治痢疾,外洗治皮肤痕痒,捣烂加酒煮敷跌打肿痛,因其性辛烈,一般喜用水辣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