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越橘果是杜鹃花科植物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 L.的果。分布于新疆、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等地。具有止泻痢之功效。本药材常用肠炎,痢疾。
越橘果入药部位
果。
越橘果性味
味酸、甘,属于性味平和的一味中药材。
越橘果归经
归胃、大肠经。
越橘果功效
止泻痢。
越橘果主治
本药材常用肠炎,痢疾。
越橘果相关配伍
治肠炎,痢疾:越橘果6g,土木香9g。煎水后服用。《新疆中草药》
越橘果用法用量
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,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,每天用量在,3-9g。
越橘果采集加工
9月至10月采收,晾晒成干品。
越橘果形态特征
越橘又名:温普、山果儿、红豆、牙疙瘩。常绿矮小灌木,地下部分有细长匍匐的根状茎,地上部分植株高10-20厘米。茎纤细,直立或下部平卧,枝及幼枝被灰白色短柔毛。叶密生,叶片革质,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0.72厘米,宽0.4至0.8厘米,顶端圆,有凸尖或微凹缺,基部宽楔形,边缘反卷,有浅波状小钝齿,表面是没有毛的或沿中脉被微毛,背面具腺点状伏生短毛,中脉、侧脉在表面微下陷,在背面稍微突起,网脉在两面不显;叶柄短,长约1毫米,被微毛。花序短总状,生于去年生枝顶,长1-1.5厘米,稍下垂,有28朵花,序轴纤细,有微毛;苞片红色,宽卵形,长约3毫米;小苞片2,卵形,长约1.5毫米;花梗长1毫米,被微毛;萼筒是没有毛的,萼片4,宽三角形,长约1毫米;花冠白色或淡红色,钟状,长约5毫米,4裂,裂至上部三分之一,裂片三角状卵形,直立;雄蕊8,比花冠短,长约3毫米,花丝很短,有微毛,药室背部无距,药管与药室近等长;花柱稍超出花冠。浆果球形,直径5-10毫米,紫红色。花期6月至7月,果期7-9月。
越橘果生长环境
生于海拔900-3200米的落叶松林下、白桦林下、高山草原。分布于新疆、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等地。
越橘果药理作用
果实所含的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,抗衰老作用,抗溃疡作用,抗炎,抗癌,抗肿瘤等作用。
越橘果相关论述
1、《吉林中草药》记载:“止痢。治痢疾。”
2、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记载:“治肠炎,痢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