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称】苦豆子
【出处】出自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。
【拼音名】Kǔ Dòu Zi
【英文名】all-grass of Foxtail-like Sophora
【别名】布亚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.的种子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ophora alopecuroides L.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打下种子,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苦豆子 灌木,枝多成帚状,密被灰色平伏的绢毛。奇数羽状复叶,互生,长6-15cm;小叶15-25,灰绿色,长圆形,长1.5-2.5cm,宽7-10mm,叶两面及叶轴均被绢毛,顶端小叶较小,带革质,先端钝,基部近圆,托叶小,钻形,宿存。总状花序顶生,长12-15cm;花密生;萼钟状,长约8mm,萼齿短三角状,密生平贴绢毛;花冠蝶形,黄色,较萼长2-3倍,旗瓣先端微凹,基部渐窄或具爪,翼瓣具耳;雄蕊10,1/3-1/4合生。荚果串珠状,长3-7cm,密生短细而伏的绢毛。种子多数,淡黄色,卵形。花期6月,果期7-8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阳光充足、排水良好的石灰性土壤上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、西北及河南、西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
1、湿热泻痢。该品性味苦寒,功能清热燥湿以止痢。治湿热泻痢,里急后重,单用有效。
2、胃脘痛,吞酸。该品入胃经能清胃热,可治胃热胃脘痛、吞酸,单用种子五粒研末冲服,或配蒲公英、生姜等药用(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)
3、湿疹、顽癣。该品功能清热燥湿、杀虫而可用治湿疹、顽癣,以其干馏油制为软膏外搽。
4、白带过多。取该品清热燥湿以止带,可以该品吞服有效。
5、疮疖、溃疡。该品既能清热,又能以毒攻毒,故可用治热毒疮疖、溃疡等证,可用该品适量砸碎,煎汤外洗患处。
【用法用量】
全草煎汤服,1.5~3g。种子炒用,研末服,每次5粒。
【禁忌注意】
该品有毒,内服用量不宜过大。
【临床应用】
1、苦豆子散剂,外敷宫颈糜烂处,以无菌棉球填塞防其脱落,治疗宫颈糜烂有效。(《中国民间疗法》2000,10:33)
2、用苦豆子碱注射液肌注,同时用2%苦豆子总碱乳膏外敷患处,治疗银屑病有效。(《中华皮肤科杂志》1999,2:79)
【附方】
1、治急慢性痢疾、阿米巴痢疾:苦豆子草一斤,加水1000毫升,煎煮,滤取药液,浓缩至500毫升。每次服2毫升,一日3~4次。
2、治胃痛,微吐酸水:苦豆子五粒,生姜一钱,蒲公英二钱,氧氧化铝0.6克。共研细粉,开水冲服。亦可单用苦豆子五粒,研末冲服。
3、治疮疖,外伤化脓,溃疡:苦豆子适量,砸碎,煎汤外洗患处,洗后用无菌纱布包扎。
4、治湿疹、顽癣:苦豆子干馏油配10%软膏外擦。(性味以下出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)
5、治滴虫肠炎:苦豆子种子五至七粒。研粉,装胶囊口服。(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)
6、治白带过多:苦豆子籽十至十五粒,生服(服时不咬破,籽破则有头晕、头疼之感),每日服-次。(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)